您当前的位置:

浅谈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和税收问题

2014-12-31

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于网络,网络空间的独有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影响着跨境电子商务。跨境电子商务具有全球性、无形性、匿名性、即时性、无纸化等特点。国家政策、支付问题、物流问题都会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。

  相关数据显示:2003年-2006年是跨境电子商务的萌芽期,2007年-2013年是成型期,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,其中出口2.21万亿美元,进口1.95万亿美元。当然,中国出口贸易增长长期领先全球增长大势,这些数据是可预期的。预计到2016年,跨境电商业务有望实现翻番,达到20%左右的出口占比。

  现今跨境电子商务已经迎来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,以物流体系为核心的跨境电商生态圈正在逐步发展。常规的物流方式有邮政小包、国际快递、专线物流和海外仓。亚马逊开通海外六大站点直邮中国服务,推出“海外购”;阿里巴巴宣布进军全球全球的市场战略;京东、苏宁、聚美优品等也推出海外购项目;众多新起步的电商公司也整合大批量海内外数据和基础设施平台,力图打造一站式服务,同时帮助入住平台的中小企业共同成长。此外,跨境电商的试点城市规模逐渐扩大。

  目前跨境电商平台有两种模式:“订单未动、物流先行”的备货模式,二是订单产生后再发货的集货模式。但备货模式在保税区和自贸区中的仓储中转必不可少,且商检资料相对麻烦,对企业的实力要求高。多数电商一般会选择集货模式,该模式关键要有效布局海外仓、边境仓,同时要规避国内外法律法规。跨境电商的动态化、碎片化、即时化,使得物流无法跟上步伐。目前来看,跨境电商存在文化差异问题、物流完善问题、平台资源整合问题,但税务才是制约发展的最大问题。虽然面临很多问题,但随着收入的合法化、监管的标准化,跨境电商始终是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型世界商场,重构世界产业链的好时机。

随机文章

在线咨询

服务电话:4006-361-362